终于革命了!!

绿坝高调上市,google惨遭蹂躏…

噢,我说的革命跟这些没关系……FOTA终于不堪两座大山的欺压,宣布分家了!

今年我都没怎么写f1比赛,因为f1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f1了。车队车手有起落,但是比赛的激烈程度比去年更低。很不好意思的说,摩纳哥站我看睡着了。对于现在比赛的不满我表达过很多次,FOTA的决定也代表了车迷的态度。我真的不认为FOTA的行为只是表态而已,FOTA和车迷已经忍无可忍了。

个人认为这件事情从市场角度来讲,FOTA单干毫无问题。留下的车队,除了williams可能有点老车迷,别的几乎都可以忽略,williams也是因为合同被迫留下的。8支车队占据了f1绝大部分的市场。F1只是一个名字,FOTA声明的最后一句点出了f1的核心,"The major drivers, stars, brands, sponsors, promoters and companies histor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motorsport will all feature in this new series. "。看几个f1网站的调查,车迷也是一边倒的要看新系列,抛弃f1,这点FOTA是清楚的,车迷是他们信心的来源。FOTA的优势还在于掌握了F1主要的技术资源,他们的部件很多出售给小车队,如果FOTA车队不与剩下的F1车队续约,几乎可以杀死F1……引擎都剩不了几个了。分家的难度主要操作层面上,最主要是如何整理现有的商业利益关系,赞助商,赛道,转播商等等,如何保证整个被绑架商业链条以最小的损失转移到新系列。如果分家,所有和FOM有合同的商业实体就是拿钱打水漂了,同样的价钱投给一个没市场的比赛。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,必须要选一方,要么和新系列有新的合同,要么和FIA一起要挟车队。这些商业实体的态度会决定分家是否成功。

除了拭目以待最终结果,倒霉的新车队动向也值得关注。冲着预算冒进来,发现掉进了个巨大的漩涡。大车队一走,这些新车队就和原来的烂车跟着预算冒玩吧,反正也没钱,反正都没人看。没有市场的比赛,末流的赛车和新车手。下赛季的f1游戏是这样的: http://www.speedtv.com/forums/viewthread/457539/#6486117。总之革命最后苦的就是没钱的和胆小的,还好两个老淫棍也没几年了。

赛车终究还是在跑的。无论场外如何风雨,赛场上少有的亮点总不能忽略。Vettel+纽维代表了现在真正的f1精髓。天才的车感,低调的态度,稳定的团队,加上可能是下一部传奇的赛车,红牛会在一流车队的行列站住脚跟。我郑重宣布我在继续关注法拉利的同时,已经成了红牛和vettel的车迷了。红牛居然是奥地利公司……总部在salzburg。

今天发生了很多事……

最近好忙,真的好忙。
有多忙啊?
反正就是好忙!
到底多忙啊?
大概7,8米忙吧!
那是挺忙的……

凌晨1点的时候,夏令时开始了,本来今早就要早起,还吞掉我一个小时。现在时差6小时了。对付该死的夏令时真让我伤脑筋,我两个手机,不知道它们能不能自动改,早上起来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,但是我要看F1,所以还是精确点吧,两个闹钟都提早了一个小时。现在知道哪个有夏令时功能了,但是半年之后一定又忘了。

7点多接到Gracie如约打来电话叫我起床看F1,比闹钟早了20分钟,多谢啊,手机再好不如朋友好啊。

进入正题,一场XX的比赛如期而至。唯恐天下不乱的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比赛,比如上海台的主持人。新的赛季,新的规则,新的轮胎,新的冠军,新的势力,听起来像新的内裤一样爽,我怎么觉得有点过敏呢?发车之后,button像弹簧一样就出去了……此后超车太多,脑袋处理不过来了,非常不专业的说,请移步新浪f1查看超车列表。

比赛过半,已经看出个端倪,开始拍黄瓜……11点要去朋友家祝寿。brunch祝寿,还是第一次听说,老外真奇怪。噢,我才是老外。

法拉利ers相继倒下,赛车稳定性的问题显然还是没有解决,人也还是那样不靠谱,而且问题还不止这些。传说中集侍魂的怒气和跑跑卡丁车的漂移于一身的KERS据说有用,但是跑不到终点有啥用。小黑的赛道上的表现无话可说,赛车没有违规嫌疑,仍然拿到第四。后来改成第三有点欺负人的意思。其他的结果看起来像扔色子决定的一样。有人有KERS,有人有扩散器,有人啥也没有,新轮胎的能力还不太了解,好像软胎真的跑不了多远。总之有点看不懂了,不像是我了解的那个f1了,要多做点功课才好评论。今天比赛看得也不专心,不光做了黄瓜,还煮了小面。网络电视有时候不太稳定,特别是在主持人喊破喉咙的时候,要么是恐怖的破喉咙声音,要么没声音。

来点战略高度的评论吧B我对Brown大叔没有意见,其实还十分景仰,有钱有手段,我就缺这两样。我对两个巴也没有意见,岁数大了,谁都不容易。我只对Bernie和Mosley两个老淫棍有意见。赛季前规则的扯皮本来就很可笑,好不容易整出来一个阉割了的新冠军规则,自己收回去了还嘴硬: 明年开始。明年我不看了,你怕不!扩散器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收场,但是事已至此,不管中国站的裁决结果如何,FIA已经丢尽脸面了,已经比出来的不公平的结果也不会再改变了。我一直认为,重要的不是规则有多扯淡,改革总要有些尝试的。重要的是,整个赛季间歇中的种种故事表明,制定规则的过程才是扯淡。淫棍们根本没有要听一下车手和车队意见的意思,只是自己在上面拍脑袋空想加尔虞我诈。让F1回归到平等技术竞争的轨道上才是改革的本意,但是突然间就从技术的游戏变成了规则的游戏。BrownGP赛季前一阵乱折腾,连正经试车都没有搞过。各大车队如同看笑话一样看着新车队诞生,真跑起来,下巴掉到地上还捡不回来。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精力投入上都不合逻辑的结果就这样出来了。纪录流又在津津乐道什么新车队揭幕战冠军之类的屁话,我觉得扩散器规则漏洞之大才是真正的纪录。

brunch回来,晚饭做了西红柿丸子汤,炒了点剩菜,还审了三篇论文。

不要说我标题党,我写了f1之外的事情的。

F1,本田,节约

今年我的F1博客,虎头蛇尾。赛季后段几站,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看,放弃了写的想法。最后一站看了,结果却不遂我愿,罢了。全赛季的分析,早已成了过时话题,我也不想说了。

如往年一样,赛季之间还是很吵闹。F1是个很特殊的体育项目,和钱关系太密切,而且F1年年改规则也是传统,加上现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,今年的吵闹主题当然就是钱。本田的倒下是第一大新闻。2年之前,在Alonso拿第一的那年,本田还是车队第四,去年开始成绩陡降,今年最终落到第九,直到经营困难,无人接盘,宣布退出。不知道罗斯布朗是不是在家里撞墙后悔挑错了主子。本田不是F1最烧钱的车队,当然烧得是不少。其实从这两年的成绩变化和季中放弃亚久里的决定,可以感觉到本田的情况确实不好,但是一支在赛车界有长期历史和辉煌战绩的车队,最终如此快速的就退出F1,确实给整个运动都敲了个警钟。

有时候我觉得这些车队的投资方似乎都在看着伯尼画的饼,能咬到两口的却总是这么少数的大佬。车队的经营大多不是靠很现实的盈利在支撑,而是靠着对将来会盈利的憧憬,不断的投资,不断的烧掉。是否能够继续游戏,有没有人愿意投钱,比能不能赢利似乎更重要。不过投资者是个什么心态在决定是否参加游戏呢?说好听点就是对于F1运动的热爱,说不好听点,玩的就是风险,比谁心脏大。丰田也烧了这么多年了,没烧出个名堂,但是还是持之以恒的烧。本田也没有烧得太过头,反正亏本的也不是本田一家,只是自己烧累了,先放弃亚久里,再放弃自己。

如此,FIA的一系列节约计划终于很随潮流的出炉。材料,引擎,底盘,试车等等一系列的详细改革计划,很有诱惑力。首先是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,缩小了投资数额对于赛车性能的影响。这对小车队有很大的意义,提高了他们存活的可能性。提高小车队存活的可能性,从另一方面也是使得车队的竞争更加公平。其次是实在的引导运动这项运动向着运动精神回归,有限的统一设备和明确定义的差别组件,可能使F1逐步回归到技术和车手至上的运动。最后是长期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。F1的能源浪费和技术浪费早已受到无数的批评,现在的F1已经离民用技术非常遥远,技术提升对于汽车厂商几乎没有意义,影响仅仅局限于赛车运动本身。如果能够回归到作为民用汽车技术的先驱和试验者的位置,对于这项运动的长期发展只会有好处。

省钱必然带来技术发展的限制,影响赛车的性能或许不可避免,如何保证比赛的激烈程度,又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。伯尼做过很多对F1有意义的事情,但是金银铜牌这个想法,我怀疑是老年痴呆的先兆,照此规则,3名之后的车队都无所谓了。其实比赛的激烈程度并不决定于车速的快慢,而是相对速度的快慢,以及超车的可能性,当然,这是在最高车速300km/h以上的条件下。在一个赛车性能相对接近的环境下,竞争激烈程度自然就加大了。这样看来,节约计划即使是一定程度的限制了赛车性能,也会刺激竞争。

今年要结束了,应该写点。顺便再次许愿,明年每站都写。

蒙扎,年轻人的狂欢

当三位小将一起站上领奖台的时候,似乎在昭示着F1车手的更迭节奏比过去快了许多,过去5年才有一次大的更新,现在2年就可以算作一代。站在最高位置的最年轻的vettel,用完美的表现报答了schumi对他的好评。出发的方式应该对他有所帮助,否则以kova的车,人再不济,启动的时候超vettel应该不太难。vettel也很有经验的掌握住了出发的节奏,压制到拉开,做得无可挑剔。整场比赛,看不到他多少镜头,因为他就像当年的schumi一样孤独的在前面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,没有人有机会干扰,也没有任何非受迫失误。在schumi表扬这个年轻人之前,很少有人注意到他,表扬之后,注意他也是因为大家想知道schumi是不是仅仅因为他是老乡而给予鼓励。这次突然的冠军,可以让这位年轻人的赛车资本迅速积累。绝大多数中小车队的人没有这种机会,有了也不一定能把握住,但是他做到了。在红牛二队,如此年轻的车队,如此年轻的人,夺得一个冠军,足可以让人津津乐道一两年了。

法拉利依旧保持了在雨中低迷的状态,而麦凯伦这次也没好到哪去。糟糕的战术,始终纠缠的比赛,所幸的是massa居然还又赶上了1分。kimi显然斗志不高,完全没有阻挡的让小黑超车,对前面的超车尝试也并不太积极。Kubica登上领奖台之后,与前面两位的差距有所缩小,冠军尚有希望。heidfeld这两站也逐渐恢复状态,不知道会不会显得太晚。法拉利刚刚宣布两个车手的续约,全世界都在观望alonso的反应,似乎除了宝马,已经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。heidfeld也在一个很紧张的时候。

如果说我对后面几站的比赛有什么期待,既然法拉利没有绝对的实力,那就让比赛更激烈些吧,最好激烈到最后还是法拉利的冠军。

期待已久的新加坡夜战,我正在飞机上,没有办法写了。

spa的雨,kimi的轮胎,年度冠军,第一车手

又是一场kimi式的悲情,如果f1也是4年一届,kimi的背影和巴乔的背影应该是一样震撼人心的。发车之后,一切就在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,超越massa,超越小黑,一直控制局势。第一次出站的位置使得kimi拉开与小黑的差距。直到下雨之前,尽管因为路面温度的原因,优势有所缩小,但仍然是在完全可控的范围。kimi像每一位伟大的车手一样,不放过对手的每一次失误,不给对手一点机会。然后,命运的变化和spa的赛道一样起伏跌宕,和spa的天气一样不可预知。后面的事情就不重复了,只想提醒一下,kimi在阻挡小黑的过程中仍然为法拉利和massa做了贡献,否则不会有最后的改判。

法拉利曾经拥有雨站之王,其实也是一切天气情况下f1之王的舒马赫,当然不能完全归因于舒马赫的技术,车和轮胎是不可回避的因素。然而观察今年来雨战的表现,massa就不提了,kimi也没有任何的亮点,这个退步绝对是不可接受的。法拉利的车在绝对速度上,全年各种赛道平均来看我认为还是比麦凯伦稍强一点的,但是稳定性,以及对于天气的适应能力显然有差距。如果说这个差距还不至于将年度冠军拱手送人,我们再来看车手搭配的问题。法拉利的两强搭配,我在今年开始的时候指出过,会由于内部竞争浪费积分,不过我以为法拉利车够好,反正都是第一第二,也就无所谓了,天真啊。试想如果现在kimi把以前的冠军给massa两个,那车手积分第一就不会是小黑了。而在麦凯伦那边,小黑的对手只是法拉利的人,对于麦凯伦该拿的重要积分,都是他在拿。就算这样,也不过只比massa多2分。如此比较,法拉利的车队积分第一反映的是两个车队的综合实力比较,而车手暂时不能列第一,只能说是自己的人员搭配造成的。强调一下,我不认为两强搭配有任何问题,人家又没有吵架。一个强大的车队,应该有包揽车手第一第二的雄心,法拉利就是这样的车队。关于第一车手,去年也是在后几站才由于成绩差距确定的,这样做很适合法拉利的车手搭配。现在谁是第一车手应该没有悬念了,希望kimi在可能的时候也能够帮助massa。

除了红银两家的争夺,本站另有两个小小的惊喜。一是海菲尔德再次表现出了其稳健的气质,最后在赛道上超越至第三,改判后升到第二,可以稍稍平息一下最近对他的争议。其二是使用法拉利引擎的红牛二队,夺得第五和第七,在并无多少车退赛的情况下,完全是依靠赛车的性能和两位年轻车手稳定的驾驶夺得的成绩,非常值得称道。

回头察看了一下,中间有6站没有写了,不是因为太忙,就是因为太闲,也没有认真看比赛,以至于似乎都快忘了这件事情。昨天如果不是gracie给我短信,连spa都会忘记看,还好cctv延播,惭愧啊惭愧。今年剩下的比赛,争取不要再错过。cctv那个新的评论员是个内行,朱阿姨反正和谁都不搭调,无视她。

这个比赛,你要我说啥

总该说点了,停了这么久,虽然工作永远做不完,但是爱好不能放弃太久。今年写全年评论的计划又泡汤了,那还是要写。这一站实在不是一站高兴的比赛,那还是要写,哪怕是爱好也要有点职业精神。

雨战总是充满不确定,唯一确定的就是massa会打滑。在雨战讨论massa的战术确实意义不大,6次打滑,结束以后的解释仍然是“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”,这种车感的车手,想来确实也不会知道什么。kimi是猜天气的受害者,那次进站不换胎,已经毁掉了比赛,不过还好,因为一开始拉开太多,最后差距也不太大,第四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结果。但是最近几站的表现都不好,天灾人祸啥都来,下一站应该开始要好转了吧。

雨战一向是稳定型车手出成绩的地方。海菲和老巴都是这个类型。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开,少失误,等着别人犯错就可以了。他们上领奖台合情合理。后来没有注意到trulli怎么就从第三退到后面去了,上一站最后勇猛的防守让他第一次登上领奖台,让我对这位少有出彩的中游车手印象不错,本以为这次他又可以上去的。对hamilton这样的车手实在很难定义他到底是稳定还是不稳定,一般常见错误不会犯,犯错误的机会也不多,但是有错误都是匪夷所思的。车感绝对一流,雨战感觉很好,我也曾经对他投出过无数的赞誉,但是最后发现,原来这是个情商不怎么高的天才,现在他存在的意义,就是使得alonso看上去不这么讨厌了。

最近雷诺和麦凯伦的进步都很明显,麦凯伦已经实实在在的威胁法拉利的地位了,而雷诺也保持在了中游偏上的位置,这个和alonso有很大关系。法拉利,连续的各种失误以后,希望能够很快的振作一下。

法拉利稳守土耳其,麦凯伦战术如浮云——F1土耳其站

上一站没写,因为忙论文,其实西班牙站也真没什么好写的。前几天论文给老板了,意见回来以前可以休息一下。

法拉利虽然排位并不完美,但最终结果对于法拉利车队和两个车手来说都是皆大欢喜,kimi继续保持领先,massa再次夺冠,车队积分继续拉开。massa虽然在中间被超车,但是那个时候确实mclaren的车快,而且法拉利应该是预判到了hamilton是三停,massa基本上没有防守动作就让hamilton过去了。宝马稳定的发挥让他们继续占据车队第二的位置,并且时刻保持着对mclaren的压力。红牛再次取得两个积分,第七和第九的成绩也是红牛在稳定在中游的表现。雷诺大概就靠alonso一个人就能撑起来,这站车其实不怎么样,alonso人太强。

应该说mclaren还是比前两站逼近法拉利一些了,但是仍然只能造成冲击,不能产生实质的影响。即便kova是重油,指望他夺冠仍然是不现实的,看看他在后面超车多困难就知道。Hamilton的三停两停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,我更愿意相信他新闻发布会说的,三停主要是照顾轮胎。以为mclaren靠战术能赛过法拉利,简直是做梦。车不行是一回事,战术的设计和执行上确实差距巨大。

超级亚久里的退出实在是很凄惨,f1失去了左藤这样的猛将,也少了很多乐趣,只能希望williams的中岛能继承左藤的风格。在f1的世界里,有多大的心是一回事,有多少钱是另一回事,独立车队的生存很艰难,williams这样有辉煌历史的车队也一直在挣扎,一个没有经济实力的车队实在是很难维持。经济实力不一定要来自汽车厂商,看看红牛就知道,关键在于投资的人怎么看待回报。一辆赛车,一支车队的发展本来就要积累很多年,一般说来,汽车厂商更愿意投入,因为他们得到的回报不仅表现在车队的经营上,f1技术上的进步是可能影响其主业的。对于亚久里来讲,本田显然没有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,特别是在自己这两年成绩不好的情况下,同时经营两只车队确实也不划算。印度力量的印度老板怎么想的我不知道,不过从那个车队还看不出什么发展趋势。稳定有力的管理层和车手,加上稳定持续的投资,3年以后才可能见成效,不知道印度老板是不是可以坚持这么久。红牛,还是红牛,一直让我觉得,这个饮料厂也太tm有钱了吧,养着两支车队,还真的在进步。

最后问一下,cctv5的朱阿姨什么时候去生小孩啊,让只能看cctv5的车迷稍微喘口气。再次告诫车迷朋友,能看上海台,绝不看圈圈台!

预告一下,下个月我空了,会开始做一些f1的数据分析。今年中游很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车手。

一切都回来了——F1马来西亚站

平淡的比赛。相比于上一站的比赛,似乎这样的平淡还更合我的胃口。

本站最大的收获不是Kimi的冠军,而是法拉利的实力得到证实。排位头排,发车后早早拉开差距,我最关心的事情似乎已无悬念,但是Massa自己的失误浪费了本站表现优异的赛车。有些评论认为一次进站以后,Kimi超越Massa是车队战术,我不太接受这样的观点。法拉利在赛季之初没有必要突出Kimi,在两人分数没有拉开的时候,平等健康的竞争其实是一个对车队管理和车迷都比较好的策略,去年也是到最后才倾向于Kimi。不过,恐怕今年Massa与Kimi的差距会拉开得更早,因为Kimi已有冠军,而Massa在无TC下的表现也确实更不让人放心了。

Hamilton本站赛车平衡性明显调校有问题,加上发车被罚,站内不顺,能有积分也是个不错的结果了。Kovalainen终于证实了自己的实力,为当前三强争霸的局面作了很好的注解。Kubica终于又进一步,凭借宝马车的强势,再登领奖台。宝马已经连续两次证明了他们可以和mclaren争夺第二的位置。丰田也延续了上站得良好表现,而威廉姆斯则起伏较大。Alonso确实是可以把任何赛车都发挥到极限的车手,本站再次为雷诺拿到积分。

Gracie和我讨论了一下用谁来代替Massa的问题,当然,这是个很不厚道的问题,但是如果我们统计一下三大车队6名车手的主动失误率,恐怕Massa确实是最高的。我觉得Kubica和Rosberg都是不错的选择,个人比较喜欢这两个小将。Heidfeld并非不好,而是特点不够突出,不吸引眼球,也不够年轻。Alonso当然好,但是这人只能做第一车手,并列第一都不行,而且我感情上难以接受。这个选择个人好恶的因素多些,呵呵,反正又不要我选,也不用负责。

乱战一场,可以重来不?——F1澳大利亚站

是TC吗?真的是TC吗?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。从季前测试和练习赛来看,并没有感觉出取消TC的影响,但是实战起来,显然我的想象有些偏差。最后只有6辆车完赛,这个数目过于低了点,至少一半以上的事故是因为控制的精确度不够造成的。比赛混乱但不激烈,更不精彩。

发车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各种熄火打滑的现象,大概那时候大家都很小心。但是从头到尾持续的有车手犯错。Kimi在一次漂亮的超车之后冲出赛道,但是这只是数次失误的开始。Massa一开始就滑出,接连两次进维修站,基本上也可以宣布放弃了。实际上Kimi的一停战术是相当正确的,不过法拉利的车并没发挥很好。抛开失误和故障的因素,他最后仍然可能有机会上领奖台。我不记得kimi和massa分别犯了多少错误,期望这只是由于这一站的调校不好造成的。mclaren两小将的表现倒是惊人的稳定,我很不厚道的怀疑他们生产的ecu有猫腻。话说回来,这一站如此混乱,hamilton的杆位确实物有所值,保证了他一直没有过多的受到事故干扰。

在大规模退赛的情况下,alonso的积分很难说是雷诺真实水平的反映,rosberg登上领奖台也有些运气。但是不得不提到威廉姆斯两部赛车都能够完赛,非常值得中游的车队警惕。heidfeld继续着稳定的发挥,希望kubica能够在稳定性方面多提高一下,当然也希望宝马能够保持准争冠水平。另外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,就是老将coulthard,非常业余的两次错误,葬送了自己可能得到的积分,让我误以为是日本人在开车。TC没有打败他,他自己打败了自己。

开年就是背靠背,一周时间给各大车队调整,不知道是否能有什么显著的改变,尤其是法拉利。

这是一个属于王者的年代-澳大利亚站排位赛

在火箭队21连胜的欢呼声中,F1新赛季第一战排位赛开始了。在休斯敦创造历史的那只球队,让我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看F1。

Kimi再次遭遇故障,但是在漫长的赛季之初,这只是一个小插曲。在Mclaren尚未消除间谍案余波影响,领导层动荡必将发生的情况下,法拉利一定会乘着去年最后翻盘的气势,甩开Mclaren。Alonso在换东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今年没他什么事情了,没有通过第二节排位并不惊讶,雷诺的实力最多也就在接近10名的水平。第三节的排位,考虑到燃油不补充的新规则,意义可能和过去有些不同。杆位仍然有杆位的价值,但是massa重油可能性很大,特别是考虑到他没有参与最后的争夺,很可能为了多保存一圈的燃油。阵容稳定的宝马,持续进步应属预料之中。Kubica今天已有机会夺得杆位,Heidfeld还会持续稳定的发挥。

今年中游车队的争夺,仍然会如去年一样激烈。丰田在今天的排位赛上,终于表现出了一些进步,两个都进入最后一轮。并无太多激进动作的红牛也应该保持在在去年的水平上。威廉姆斯的车不会有太大的起伏,倒是那个中岛一贵是最大的变数。Fisi从赛季间一直到现在,都在表现一位过气老车手对于F1的感情,其实他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稳定车手,实力不至于沦落到印度力量这样的车队,但是F1的新生代中生代都已经不容他再风光了,实在不忍看他落寞的眼神。诸如超级亚久里和印度力量这样的车队,我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。

王者还是法拉利和Kimi。Hamilton有王者的技术和天赋,却没有王者的气质。赛季中搞内斗,赛季末掉链子,赛季间忙搬家和各种商业活动,F1的游戏不会选择这样的王者。Alonso不会在雷诺久留,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时撕破脸的人,即便这样,我还是觉得他比Hamilton看着顺眼。他这个赛季末,一定会要求走人,走哪里,不知道。宝马已有争冠实力,他们与Mclaren的第二之争会相当激烈。

今年对发动机和变速箱更换规则的改变,对于赛车稳定性的要求继续提高,实际上也带来了更多的随机性。我一直不觉得TC的取消会造成很大的影响,以这些顶尖车手的适应能力,都会靠自己的手感去调整的。

今天因为是第一篇,预测写得有点多,对不对就走着瞧了。要是都预测对了,F1对我来说有何意义……

如去年一样,再次预测一下今年的年终前八排名:

Kimi,Massa,Hamilton,Heidfeld,Kubica,Kovalanein,Rosberg,Trulli